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

BJD的來源??


Ball Joint Doll(簡稱BJD),中文名稱是「球體關節人形」或「球關節娃娃」,顧名思義就是這類娃娃的關節處是由球形部分鏈接起來的。正因為有如此特殊的構造才使得BJD能更生動地展現更豐富的動作和姿態。再加上當代的BJD大多比較過去娃娃高大(一般在43cm到70cm左右),就使得在娃娃身上的塑造空間更加廣闊。BJD娃娃不僅可以更換服裝,還能修改化妝,調換手腳,頭髮,甚至眼球...因此BJD對玩家的魅力是無窮的,她給予玩家一個毫無拘束的展現自己個性的空間。

講到BJD的起源,可以從兩個方面追溯。

技術結構上來講,必須提到Hans Bellmer。Hans Bellmer出身在俄國的波羅的海沿岸〔現今為立陶宛〕,有個會施暴的父親,在老媽的愛心培育下長大,對冒險、奇幻類型的小說產生極高的興趣,在學校喜歡哲學、文學、美術和數學。Hans Bellmer是超現實主義中的大師之一,不過大部分讓人耳熟能詳的多半為達利。由於他的人形作品的觀點,影響到日本的人形關節,因此許多人形關節的展覽與討論時,會時常提出他的作品作為討論或是象徵。1925 年冬在巴黎度過3個月,開始注意到????????作品,這時他認識了人形作家??????????,這個作家的丈夫是他的家庭醫生,為了生活,以一個商業設計師的身份,在柏林開了一個設計事務所。1926 年以前一直從事商業廣告設計師。1931 父親腦溢血〔腦中風〕退休,跟父母一起搬去表妹家住,母親在搬家時,帶著Hans Bellmer少年回憶的玩具箱給他很強烈的印象,影響他之後的創作。隔年,為了他老婆的療養,去義大利旅行,年末跟老婆、弟、表妹去看了「霍夫曼物語」的歌劇從人形師??????和自動人形得到靈感。1933 為了抗議取得政權的納粹政府,放棄一切與國家利益有關的營業。年底開始著手製作人形。隔年自費出版人形?寫真集「人形」。1936 出法語版。這些作品對後來BJD娃娃的形成有著深遠的意義。

另一個必須要提到的BJD創導者就是日本Volks (V社) 的圓句昭浩大師。V社是最早推出球型關節人形的公司,Super dollfie是他家孩子的註冊名稱,也就是SD,首次於1999年2月在Dolpa 1公開發售,Super Dollfie Kira、 Sara、Nana、Megu,其與人外貌像真度極高,深受各收藏者所喜愛。 隨著Super Dollfie的人氣不斷上升,其後各國的公司也開發出BJD,如DOD、 Luts等,其品質更能媲美Super Dollfie,也開始廣為人所喜愛。   

V社開發的SD娃娃,不僅是BJD的開創作品,更是今後所有BJD產品的標準和典範。今天所有的韓國和日本的BJD娃娃尺寸和基本體型都是借鑒和參考SD娃娃的體型。SD娃娃在很多娃娃製造技術上有著絕對的權威性,雖然現今韓國的娃社比日本的娃社多得多。

在市面上大行其道的BJD大多是用高級樹脂(Polyurethane resin)製造,看上有點像陶瓷,但質料比陶瓷更耐用,更不易碎。

hihi

hihi